您好,欢迎访问乐鱼体育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网站!
乐鱼leyu官方网站,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兆恒:以青春力量 筑就水利工程之梦
2025-01-29 阅读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质量与安全是水利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和核心。作为一名“85后”青年科技工作者,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兆恒聚焦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需求,致力于提升工程安全性、耐久性,带领团队成功破解了多项难题,为推动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本科从广西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的李兆恒,以优异成绩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攻读研究生。通过5年的刻苦学习和科学研究,李兆恒顺利完成了硕博连读。博士毕业后,他没有按惯例选择与材料专业对口的建筑行业,而是带着“新型MgO基胶凝材料”这一交叉学科课题来到了广东水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从此走上死磕“材料遇水”难题的科研之路。乐鱼leyu官方网站,

  博士后期间,李兆恒全身心投入了课题研究中,几乎是“5+2”“白+黑”地埋头在项目实验和工程实践中。“最多的时候,有5个科研项目在同时开展。”谈起那段单调、规律、高强度的日子,李兆恒记忆犹新,“家、单位、饭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虽然身心俱疲,但这却是李兆恒收获最大的一个阶段。“博士后的两年时间,是我人生目前为止出科研成果最多的一个阶段。”由于工作强度太大,李兆恒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我想强调的是,青年科研人员虽心有抱负、肩负重任,但专注事业的同时也要注意保重身体、勤加锻炼,只有这样,才能更长久、更健康地投入科研创新中去。”

  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产出,李兆恒也改变了起初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科研的想法,在材料与水利结合这一研究领域的科研之路上愈发自信。带着丰硕的成果和对水利工程方向的研究热情,2018年4月李兆恒圆满完成博士后的任务顺利出站,并留院工作至今。

  据李兆恒介绍,截至目前,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等纵向科研课题10项,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工程专项项目共26项,其中重大及大型工程项目7项,包括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投资354亿元)、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投资100亿元)等,累计项目金额超8000万元。入选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水利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12篇),获授权专利18项(含中国发明专利6项、第一发明人美国发明专利1项、PCT申请2项),获软件著作权18项,参编标准7部,出版专著1部。

  广东海岸线长,河流水网密布,海堤、水工建筑的防腐蚀问题是李兆恒与水利行业结缘之后最关注的问题。进入广东水科院以来,李兆恒积极发挥在材料学领域的专长,不畏艰苦、勇挑重担,带领团队在水工新材料研究以及水利工程病害修复新技术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工作实绩。

  在滨海防护及海堤建设新材料、新技术研究方面,李兆恒创新了江海堤围的材料应用,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防洪潮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如在广东省水利厅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高抗蚀海水海砂混凝土新材料在江海堤围建设中的应用”中,李兆恒及其团队创新以无机聚合物胶泥材料替代传统的水泥,以玄武岩纤维金替代钢筋,并结合海水、海砂的使用,从材料组成与结构角度解决了海工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混凝土侵蚀等问题,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在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联围200年一遇海堤加固达标工程、揭阳西港海堤建设中。

  在渡槽健康诊断与病害修复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李兆恒与其团队提出了用混凝土不同深度的pH值曲线突变点表征混凝土碳化深度等新方法,研发出基于三维云重构的快速表观损伤诊断等技术,首创通过现场测试服役环境下橡胶板抗压弹性模量评估渡槽橡胶支座使用寿命的无损测试技术,发明了振动测试数据最佳分析长度等确定方法,突破了渡槽变形及表面破损的快速识别乐鱼leyu官方网站,、水流激励下渡槽结构振动响应数据选取乐鱼leyu官方网站,、降噪、系统定阶及密集模态辨识等技术难题,为渡槽工程健康诊断和病害修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目前,这一渡槽相关诊断技术方法已应用于南水北调、东深供水、“南粤红旗渠”长岗坡等数十宗大型渡槽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效益。

  为顺利推进和保证水利工程如期建成投用,项目建设者通常需要长期驻扎在项目一线,李兆恒就是长期奔走在省内大小水利工程一线年,广东水利迎来了发展黄金期。这一年,总投资超300亿元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广东“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能解决深圳、东莞、广州南沙等地缺水问题,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该工程中,水科院承担了该工程的质量对比检测任务。作为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兆恒带领近30人的年轻团队自2019年5月起驻扎在项目一线。在项目临时搭建的板房实验室中,团队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建成了工程全线设备最先进、参数最齐全的标杆实验室以及全国水利行业首个基于5G的质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在一次隧洞质量检测中,李兆恒偶然发现隧洞管片出现防腐复合涂层脱落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他带领团队30多天夜以继日潜心钻研,经过反复实验,最终找到涂层不兼容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为该工程节省了近1亿元的投资。

  2022年12月,李兆恒接到韩江龙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又称粤东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质量咨询的新任务。区别于之前的质量检测任务,质量咨询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等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统筹考量,覆盖面更宽、要求也更高。为助力破解粤东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李兆恒从已大部分完工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中抽出身来,投身到新的工程任务中。在驻扎韩江龙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一线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系统编制了24份质量管理制度,审核技术文件400多份,开展模拟飞检8次,查出问题1048条,组织质量培训10场,为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可靠的质量管理支撑。

  2020年1月,李兆恒入选了广州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下简称“青托工程”)。半年后,他与全国331名青年科技人才一同,成功入选中国科协“青托工程”,成为广东省水利系统入选中国科协“青托工程”的第一人。

  “入选‘青托工程’给我在科研路上增加了不少信心,感谢‘青托工程’为我们这些科研‘小人物’提供了一个实现科研‘大梦想’的舞台。”同时作为广东水科院团委书记的李兆恒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实现科研工作与事业抱负的统一,一要勇敢尝试并且及时总结凝练之前的成果和经验;二要甘于吃苦、沉得下心,在科研实践中做好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准备;三要注重团队协作,只有各司其职的团队合作,科研道路才能走得更远。乐鱼leyu官方网站,

  李兆恒 山东济宁人,乐鱼leyu官方网站,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以下简称“广东水科院”)结材所副总工兼院团委书记。主要从事水工和海工材料、水工建筑结构等研究工作。担任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先后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荣获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度广东省百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等荣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8项,主编、参编标准7部,出版专著1部。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5724号    沪ICP备2021025724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020-88889999